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如何观察社会?—延边大学教授李梅花为我校师生讲座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张宗亚2025428日下午,受我校东北亚研究中心和yl6809永利官网朝鲜语系邀请,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梅花教授在中和楼611会议室进行了题为“如何观察社会”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朝鲜语系主任闫超副教授主持,朝鲜语系、日语系和社会学系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梅花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为切入点,强调“社会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有机总体”。她指出,社会观察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工具。通过系统梳理社会观察的定义与框架,李教授提出民族学研究应“直接面向社会事实”,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当前民族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论述,李梅花教授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她援引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指出,延边州部分边境乡镇常住人口流失率高达90%以上,“空心村”现象普遍,直接威胁边境安全与民族文化传承。  

随后,在分析朝鲜族人口流动时,李梅花教授运用“推拉理论”解释了经济差异驱动的迁移现象。她展示了延边边境县市农民年人均收入数据(2016年仅为8000-12000元),对比韩国务工收入(年均约20万元人民币),揭示了经济推力与政策拉力的双重作用。据统计,截至2018年,在韩朝鲜族人口总数达69.4万,占延边户籍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这一大规模流动导致延边农村严重空心化。以和龙市为例,部分边境乡镇实际人口仅为户籍人口的28%,且90%为老年人与残障群体。李教授指出,劳动力流失不仅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还使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留守男士占比近90%的家庭结构,折射出传统社会模式的深刻裂变”。  

讲座后半程聚焦“外来汉族农民与朝鲜族村民的新型互动”。李梅花教授团队调研发现,延边州土地流转面积从2013年的7.7万公顷增至2016年的16.1万公顷,外来汉族通过承包土地填补了朝鲜族外流后的农业空缺。以珲春市为例,2019年已有800名俄罗斯人购房定居,边境地区逐渐形成多元族群共生的新格局。李教授强调,这种“三角关系”——原住地、移民地与现住地的社会网络资本化,既为民族交融提供了契机,也考验着政策设计的包容性。“外来汉族与朝鲜族围绕土地形成的互助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她呼吁学界更多关注边疆地区的“流动性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民族学智慧。

讲座尾声,李梅花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在韩朝鲜族社会适应”“边境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等议题展开互动。此次讲座,李梅花教授以其深厚的民族学研究背景,结合延边朝鲜族跨国流动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社会观察的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拓展并深化了我校师生对社会学的认知与理解。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泓:边境空间的多重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条: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文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莅临永利官网讲学

关闭